产后第1次例假,应做好这些准备

人阅读来源:Macare(玛珂迩)妇产医院

产后第一次例假什么时候来?只要一直喂母乳就不会来月经?产后没来月经代表没有排卵,过性生活可以不避孕吗?哺乳期间来了第一次例假,母乳就不能喂了?对于产后第一次例假,很多新妈妈都是一知半解,往往会踏入一些误区。以下对产后第一次例假可能存在的疑问进行解答,告诉新妈妈应如何准备产后的第一次例假。

产后第一次例假什么时候来?

产后第一次月经来的时间,会依妈妈是否哺育母乳而有所分别;未哺乳的妈妈,平均在产后的6—10周,也就是在产后的两个月内,月经会来并且排卵;有哺喂母乳的妈妈,排卵则可延长至24—27周左右,或是更晚才来。因此,第一次月经来的量及时间,会依个人体质而定。

哺乳妈妈不会来月经?

在一般的观念里,哺乳中的妈妈产后第一次例假会延后,甚至也有人超过一年才来,其原因在于生理的层面,因哺育使妈妈血中的泌乳激素升高,使脑下视丘的性腺荷尔蒙分泌素分泌减低或停止,而造成没有性腺周期就没有排卵;或由于体内催乳素增高,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较差,卵泡停止发育因而不排卵,排卵延后多久,月经就跟着延后多久。

但坊间所说:“有哺乳的妈妈,就不会来月经。”是不正确的,一般说来,哺乳的妈妈月经复潮会有延迟,可是也有少数的哺乳妈妈乳汁较少,婴儿吸吮刺激不正常、不规律,不是单纯母乳喂养,还可能添加其他辅助食品,泌乳素分泌减少,抑制月经的机制减弱,以致月经复潮。因此,哺乳期的妈妈,也是有可能来例假的。

来月经后母乳失去营养,不能喂哺宝宝了?

民间有这样的传说,哺乳期来了月经,母乳便没有营养,甚至对宝宝有毒,必须断奶。这种说法不科学。 正常情况下,产后11天至4个月母乳质量最好。月经来潮后,乳汁比平日浓缩,所含脂肪减少,蛋白质增多,这种乳汁对宝宝并无害处。为了避免乳汁浓缩和成分改变,母亲在月经期可多喝点开水,多吃些鱼类、牛奶、禽肉和菜汤等。

产后4个月后,月经来潮亦不必断奶,奶量不够,可添加牛奶和米糊等辅助食品。如产后8个月第一次例假才到来,则可给宝宝断奶,逐日减少吃奶次数,增加辅助食品用量。

产后例假没来,就代表没排卵吗?

有些妈妈会认为,在产后的第一次月经到来之前,卵巢没有排卵,所以在这之前不需要避孕。其实并不正确。因为事实上,有部分妇女的卵子,在产后第一次月经来潮前,便已恢复排卵能力了,因此,究竟何时开始避孕?答案是,产后性生活开始,也就要进行避孕了。 再谈到避孕的方法,其实和怀孕前都一样,但是荷尔蒙避孕法会抑止母乳的分泌,不适用于正在哺育母乳的妇女,至于其它如子宫帽、阴道薄膜、阴道海绵等,则不适用于产后的两个月内。其实,最好的避孕选择是保险套,性行为一开始,加一点润滑剂会更好。

产后第一次例假,可能出现的状况

一、量多

大多数新妈妈的产后第一次例假量会比平时的稍多,出血时间稍长,原因可能有:

1、产后持续无排卵造成卵巢雌激素分泌过多,刺激子宫内膜使其增生,因此脱落时出血量会增多。如果以后的例假逐渐恢复正常了,一般是不必进行治疗的。

2、精神因素导致,新妈妈过度的劳累、紧张等可以引起例假量多。

3、妇科的器质性病变引起,例如子宫肌瘤、子宫息肉等。

若是产后第一次例假出血量持续增多,出血时间过长(超过7天或者产前正常时间),就应该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与治疗。

二、量少

有的新妈妈产后第一次例假量很少,甚至来一点点就完了。造成产后例假量少的原因也有很多,主要有:

1、新妈妈身体虚弱或者存在外伤性出血,例如产后大出血。

2、子宫发育不良,子宫内膜对卵巢激素的刺激反应减少,或者子宫内膜部分粘连。

3、产妇心理因素的影响。如果受到强烈刺激和打击,新妈妈还可能会出现闭经。

4、哺乳、气候突变、淋雨受寒、劳累怠倦等也都能造成例假量少。

此外,如果产妇患有一些疾病,例如贫血、肝病、糖尿病等,以及缺少维生素、内分泌失调等原因也可以导致产后例假量少。

迎接产后第一次例假 应做好这些准备

1、保持精神愉快,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。

2、准备好卫生巾。产后第一次月经量可能会比平时大,因此在家里应准备好特长夜用的卫生巾。外出时也应在包包里准备两个卫生巾,以防万一。

3、注意卫生,勤换内裤和卫生巾,预防感染。注意保暖,避免寒冷刺激。避免过劳。

4、内裤要柔软、棉质,通风透气性能良好,要勤洗勤换,换洗的内裤要放在阳光下晒干。

5、不宜吃生冷、酸辣等刺激性食物,多饮开水,保持大便通畅。

血热的妈妈饮食要点:经期前宜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,忌食葱蒜韭姜等刺激运火之物。

气血虚的妈妈饮食要点:平时必须增加营养,如牛奶、鸡蛋、豆浆、猪肝、菠菜、猪肉、鸡肉、羊肉等,忌食生冷瓜果。

泉州玛珂迩妇产医院
电话:0595-68293333 闽ICP备16015342号
地址: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云鹿路252号(麦德龙斜对面)<br>投诉电话:0595-68293333 人力资源部电话:17750908333